-
簡介: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復習資料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復習資料第一單元天氣11我們每天都能感覺到天氣帶來的變化,天氣影響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11天氣是指我們居住的地區(qū),在某個時間的大氣狀況。11我們可以通過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溫度、風向和風速、降水、云量是天氣觀察中的重要數據)12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叫做天氣日歷。12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一般要記錄日期和時間、云量、降水情況,氣溫、風向和風速。如果有云,還要記錄云的類型。12觀察天氣應該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13使用溫度計時,要等到溫度計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讀數。13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這個地方的溫度才能反映當地的氣溫。13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每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來測量14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的事物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14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風向。我們一般用8個方位來描述風向。14風的速度是以風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風速儀是測量風速的儀器。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可以用簡化的風速等級來劃分風速。15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測量記錄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15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來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們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來做雨量器。22高錳酸鉀進入水中時的狀態(tài)極少數溶解,沉入水底。輕輕搖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錳酸鉀減少了,杯中的液體變成紫色。充分攪拌高錳酸鉀后全部溶解、變成了均勻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錳酸鉀溶液。22觀察和區(qū)別“物質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顆粒大小顆粒大小的變化、在水中是否均勻分布均勻分布、是否有沉定沉定、能否用過濾過濾的方法分離。23膠水或洗發(fā)液進入水中的狀態(tài)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縷縷的擴散,輕輕攪拌部分溶解,充分攪拌全部溶解,最后變成膠水或洗發(fā)液溶液。23食鹽、小蘇打、高錳酸鉀、膠水、洗發(fā)液、醋、酒精都能溶解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穩(wěn)定的溶液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合物。24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食鹽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蘇打要強。24輕輕開啟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約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大,變多了氣泡變大,變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小,變少了氣泡變小,變少了。24水除了能溶解固體固體和液體液體之外,還能少量地溶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水中的動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氣體是通過加壓或化學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開,氣體就冒出來了。25切碎、加溫、攪拌切碎、加溫、攪拌等方法可以加快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26在100毫升水中,食鹽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約是3636克。26溶解在水中的食鹽能用蒸發(fā)蒸發(fā)的方法把食鹽和水分離出來。27給杯子中的鹽水加熱,可以分離食鹽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發(fā)皿、蒸發(fā)皿、石棉網、酒精燈、三腳架、火柴、濕抹布石棉網、酒精燈、三腳架、火柴、濕抹布。2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外焰、內焰、焰心三個部分,外焰的溫度最高溫度最高,內焰其次,焰心的溫度最低。27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加熱完畢需要熄火時,可用燈帽蓋滅燈帽蓋滅,蓋滅時需再重蓋一次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絕對禁止用嘴吹滅火鹽能夠溶解在水中,也能從水中分離出來,人們就是利用了鹽的這個特點,把海水引進鹽田,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 7
大?。?0.04(MB)
子文件數:
-
簡介:教科版四年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科學上冊單元課題課時安排單元教材分析、單元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學生情況分析單元教學要求單元教學要求單元教學重點、單元教學重點、難點及教法難點及教法1、我們關心天氣12、天氣日歷13、溫度與氣溫14、風向和風速15、降水量的測量16、云的觀測17、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1第一單元天氣“天氣”單元的重點是引起學生關注每天天氣的變化,并能像氣象學家那樣對天氣的一些基本特征進行觀察、記錄、分析。教材基本上是圍繞如何觀察天氣現象、如何記錄展開的,“天氣日歷”是觀察記錄天氣現象的文本工具。對記錄的統(tǒng)計和分析能使學生了解科學的處理數據方法,并建立對天氣新的認識,這也是解釋天氣如何變化的依據。期待學生經過本單元的學習,能對天氣有一個全面、科學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天氣現象研究的好奇和熱情。學生還會發(fā)現科學工具使他們的觀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們在觀察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1科學概念科學概念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天氣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風和溫度;溫度計、雨量器、風向標和風速儀是測量天氣的工具;氣象學家是研究、觀察和記錄關于天氣信息以及應用這些信息預報天氣的科學家;天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2過程與方法過程與方法用感官觀察天氣;討論和記錄關于天氣特征的信息;能使用溫度計測量氣溫;能用簡單工具估計風速、風向;能用自制的簡易雨量器測量降雨量;觀察各種云的不同,并能給它們分類;能對天氣數據進行總結和分析。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增強天氣意識,提高觀察和研究天氣的興趣;意識到天氣如何影響每天的生活的;意識到測量和長期的記錄有助于我們學習更多的關于天氣的知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關注每天天氣的變化,對天氣的一些基本特征進行研究,并像氣象學家那樣觀察、記錄、分析各種天氣現象。期待學生經過本單元的學習,能對天氣有一個全面、科學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天氣現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熱情。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教科版四年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科學上冊單元課題課時安排單元教材分析、單元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學生情況分析單元教學要求單元教學要求單元教學重點、單元教學重點、難點及教法難點及教法1、聽聽聲聽聽聲音12、聲音是聲音是怎樣產生怎樣產生的13、聲音的聲音的變化變化14、探索尺探索尺子的音高子的音高變化變化15、聲音是聲音是怎樣傳播怎樣傳播的16、我們是我們是怎樣聽到怎樣聽到聲音的聲音的17、保護我保護我們的聽力們的聽力1第三單元聲音本單元在第1課,學生將用不同型號的音叉制造出聲音,并討論他們聽到的聲音的異同;在第2課,當學生們探索了由不同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這一概念會得到初步的理解;第3課和第4課,集中探討聲音的兩個基本屬性音量、音高的產生與變化。第5課,學生將認識到物體振動產生聲音,這個振動同樣會使它接觸到的物體(包括氣體)產生振動,這樣聲音就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在第6課,學生通過一個耳鼓模型可以觀察到人耳是怎樣接受聲音的。第7課,突出了聽力安全的重要性。在這一單元,學生不僅能找到他們關于聲音問題的答案,而且會對他們的不斷發(fā)現感到驕傲??茖W概念科學概念●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褚舾吆鸵袅渴敲枋雎曇舻膬蓚€基本指標?!窀淖兾矬w振動的方式可以改變它產生的音高和音量?!褚舾呤怯烧駝拥念l率決定的;音量是由振動的振幅決定的?!袢说亩溆幸粋€膜,當聲音碰到它時它會振動;耳朵和大腦會把這些振動轉換成聲音的感覺。過程與方法過程與方法●按照教科書的步驟和要求做各種聲音的實驗?!襁\用文字和語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駥⒂^察到的現象或數據記錄在表格上?!癖容^和討論不同聲音的音高和音量,通過描寫和畫圖交流結果?!裢ㄟ^描寫和討論反思聲音實驗?!裢ㄟ^閱讀獲得關于聲音、聽力和聲帶的更多知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對聲音調查的興趣?!裾J識聽力安全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從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開始,到用音量和音高來描述聲音,直至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以及耳的功能等。通過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聲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科學的理解。教學方法教學方法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22
大?。?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A卷一、填空(20分)1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條件有(適宜溫度)、(充足的水份)和(適當的空氣)。2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3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它碰到物體后會發(fā)生(反射)。4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長,(中午)最短。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滾動)和(滑動)兩種方式。6地球表面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的運動有關。8雨水和徑流會把地表的泥土帶走,使土地受到(侵蝕),從而使地形,地貌發(fā)生(改變)。二、判斷(10分)1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2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fā)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3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及物體的輕重有關。()4用滑動代替滾動可以較大地減少摩擦力。()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溫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A卷一、填空(20分)1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條件有(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適當的空氣)。2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3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它碰到物體后會發(fā)生(反射)。4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長,(中午)最短。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滾動)和(滑動)兩種方式。6地球表面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的運動有關。8雨水和徑流會把地表的泥土帶走,使土地受到(侵蝕),從而使地形,地貌發(fā)生(改變)。二、判斷(10分)1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2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fā)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3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及物體的輕重有關。()4用滑動代替滾動可以較大地減少摩擦力。()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溫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三、選擇題(10分)1(C)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A、水源B、黃金C、土壤2如果太陽在物體的左邊,那么影子在物體的(A)。A、右邊B、左邊C、后面3蘋果成熟要掉下來是由于C的原因。A、彈力B、推力C、重力4自行車的A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 13
大?。?0.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電磁鐵教學設計電磁鐵教學設計執(zhí)教者陶啟華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電磁鐵。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2、改變通過電磁鐵中的電流方向(電池的正負極連接和線圈繞線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過程與方法1、制作鐵釘電磁鐵。2、做研究電磁鐵的南北極的實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認真細致、合作進行研究的品質。教學重點教學重點制作鐵釘電磁鐵教學難點教學難點做研究電磁鐵的南北極的實驗教學準備教學準備師生每人準備有絕緣皮的導線15M、大頭針若干、1號電池1節(jié)、大鐵釘1枚、指南針1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導入1上節(jié)內容回顧1、通電導線可以產生磁。2、怎樣能增強通電導線的磁性增大電流、增加導線圈數。2、教師談話現在老師給同學們玩一個魔術,請同學們看好了。3、教師魔術表演(學生觀看)4、教師談話同學們想知道它一個什么裝置嗎為什么會這樣呢教師揭示課題它是一個“電磁鐵”裝置,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它。教師板書“電磁鐵”。設計意圖引領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后面進一步學習電磁鐵的性質打下了伏筆。二、制作鐵釘電磁鐵1、教師領做鐵釘電磁鐵3②改變線圈繞向試一試。根據實驗結果板書電磁鐵的與電流方向有關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使學生能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慮問題。學生親手實驗,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四、磁鐵與電磁鐵不同之處有磁性通電才有磁性磁鐵電磁鐵南北兩極不改變南北兩極能改變五、小結1、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怎樣制作電磁鐵。知道了電磁鐵接通電流產生磁,斷開電流磁消失。知道了電磁鐵也有南北極,了解了電磁鐵南北極的變化規(guī)律。2、同學們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家里的電燈、家用電器電源,汽車電瓶等制作的磁鐵,因為這樣做會非常危險。六、鞏固應用(一)填空1、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它通電時產生(),切斷電源后()消失。2、電磁鐵也有南北極,電磁鐵的南北極與()、()有關。(二)判斷1、電磁鐵能產生磁性,但不能指示方向。()2、因為用的導線比較短,電磁鐵是很耗電的,因此不能長時間接在電池上。()3、電磁鐵的南北極方向與電池的數量有關。()(三)畫圖題1、下圖中,電磁鐵的釘尖是S極還是N極請標出。這個電磁鐵的南北極不同,是因為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4
大小: 0.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1頁共5頁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一一對應含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一一對應含PPTPPT課件課件一、設計意圖一一對應是比較物體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幼兒可以從中發(fā)現相等關系,這是幼兒“數”這個概念產生的一個關鍵性步驟。小班幼兒正處于認知數學的初期階段,對數的對應主要以直觀的方式來進行感知。所以本次活動我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實際發(fā)展水平,以幼兒感興趣的故事貫穿整個活動過程,一是以小動物蓋房子,引出課題。引導幼兒學習一一對應,對于幼兒而言,通過對比的方法更容易發(fā)現兩個物品之間的對應關系,所以在活動中讓幼兒做對應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對應的關系,教師提供給幼兒誘發(fā)對應性的材料,如貓和魚即兩種材料之間有內在聯(lián)系。容易使幼兒進行一一對應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形成了一一對應的意識。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幼兒把對小動物的興趣轉移到活動中出現的一一對應的事物上,從而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愿望。設計思路(一)故事導入,引出主題(二)師幼互動,引導幼兒了解一一對應的關系(三)幼兒動手操作,再次感受一一對應的原則(四)運用學具,加深幼兒對一一對應關系的理解二、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2、在操作及游戲活動中,感受對應的關系。第3頁共5頁范、演示,引導幼兒了解一一對應的關系,),小刺猬搬了幾根木頭呀師再看看還有誰來了。(播放兩只小貓、兩根木頭PPT),2提問誰來了小狗請來了幾只小貓有幾根木頭呀(強調一個小動物搬一根木頭)那誰來幫小貓搬木頭(請幼兒操作,引導幼兒感受一一對應的關系)。師寶貝們,我們再來啊再看看還有誰來幫忙了。(播放三只小白兔、三根木頭PPT)。3提問誰來了有幾只小白兔幾根木頭每只小白兔搬幾根誰來幫幫它(請幼兒操作)。師我們再看看還有誰來幫忙(播放四頭小牛、四根木頭PPT)。4提問誰來了來了幾只小牛有幾根木頭(引導幼兒數數)誰來幫忙(請幼兒操作)。師小狗的木頭還沒有搬夠,我們看看小狗還請誰來幫忙啦(播放五只大象、五根木頭PPT)。5提問誰來幫忙了來了幾只大象幾根木頭(引導幼兒數數)誰來幫助大象(請幼兒操作)。(三)幼兒動手操作,再次感受一一對應的原則師好啦那么多的小動物都來幫助小狗了,我們來看看小狗的新房子蓋好了沒有。(播放小狗、蓋好的房子PPT)。1提問那小狗要怎么感謝小動物呢我們來聽一聽小狗是怎么說的。(播放小狗語音②)喔小狗說什么呀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狗都邀請誰來他家做客(播放一只小刺猬、一個蘋果;兩只小貓、兩條小魚PPT)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5
大小: 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考試復習資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考試復習資料第一部分一填空。1,食品添加劑是為了改善或保持食品的顏色(()而在食品中添加的。常見的有()()()()()等。2,凈化污水的方法有()()()3,魚的共同特征是()中。4,下列車輛的動力來源是火車()汽車()摩托車()卡車()電瓶車()。其中()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5,在陽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綠葉能吸收空氣中的(),并放出()。二、判斷。1綠色食品就是綠顏色的食品。()2我們要做到科學合理地搭配食物。2,凈化污水的方法有()()()3,魚的共同特征是()中。4,下列車輛的動力來源是火車()汽車()摩托車()卡車()電瓶車()。其中()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5,在陽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綠葉能吸收空氣中的(),并放出()。二、判斷。1綠色食品就是綠顏色的食品。()2我們要做到科學合理地搭配食物。()3煮沸是常用的既簡便又可靠的消毒方法。()4在食物中滴加碘酒后會變成藍黑色,說明這種食物中含有淀粉()5月球距離地球()千米三,問答1什么叫哺乳動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5
大小: 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1小學三年級科學(蘇教版)上冊教材問題及答案第一單元1課科學是什么1、當聽到“科學”這個詞的時候,你想到了科學家。2、你知道科學研究包括那些嗎答科學研究包括農業(yè)研究、航天探索、醫(yī)學研究等研究。3、好奇心總是讓我們去探究許多事物,想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那樣的。我們的這些經歷其實和科學家的工作十分相似。我們觀察小動物、花朵、樹葉時,我們就在進行科學研究。4、介紹幾位科學家和他的研究成果。答(1)、英國鄉(xiāng)村醫(yī)生琴納發(fā)現接種牛痘預防天花。(2)、波蘭科學家居里夫人發(fā)現放射性元素鐳。(3)、中國的李時珍編寫了本草綱目。(4)、我國的袁隆平發(fā)現了雜交水稻。(5)、美國的愛迪生發(fā)明了電燈。(6)、根據英國人羅杰特的原理,人們制作了電影。5、做科學大致分為那幾個階段答(1)、提出問題。(2)、作出猜測。(3)、尋找證據。(4)、得出結論。6、科學是什么答科學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的過程。2課做一名小科學家1、怎樣讓紙鸚鵡“站”起來答在紙鸚鵡的尾部別上回形針,讓它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鸚鵡就能站起來。3表面紋路不同,我們可以做樹皮畫。4、葉子在莖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種(1)、對生。(2)、互生。(3)、輪生。判斷是不是一種樹葉,主要看葉子的形狀。5、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1)、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都需要陽光、空氣、水和適當的溫度。(2)、大多數植物都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6、比較樹葉時,要注意比較樹葉的大小,葉脈的長短、分布,葉柄的粗細、長短,葉子表面的光澤、顏色。3課校園里的小動物1、在觀察活動中,我們不能傷害動物,要保護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我們還要在安全的地方進行觀察。2、蝸牛的身體柔軟,外面有殼,是軟體動物。它靠齒舌吃食物,靠腹足爬行。蝸牛的足腺分泌黏液,它的黏液對它的爬行部分起到保護作用。3、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它的頭上有1對觸角,腹部有3對足。它的身體構造像蝗蟲,它們都是昆蟲。4、螞蟻在行進的過程中,會分泌一種信息素,從而引導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4課動物、植物、人1、動物、植物和人都屬于生物。動物、植物、人的生命活動都需要陽光、空氣、水,還有適當的溫度。2、動物、植物與人之間有什么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24
大?。?0.13(MB)
子文件數:
-
簡介:大象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實驗報告單大象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實驗報告單實驗名稱風的形成實驗材料風的形成實驗箱、蠟燭、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實驗方法和過程1、把一支蠟燭放進實驗箱內。2、把毛巾用冷水浸濕,放在實驗箱一側。3、點燃香放在實驗箱小口處。4、觀察香煙流動的方向。5、點燃實驗箱內的蠟燭,再把香放在小口處。6、觀察香煙流動的方向。7、熄滅蠟燭。實驗現象點燃蠟燭前,香煙向上流動;點燃蠟燭后,香煙向實驗箱內流動。實驗結論空氣受熱后會上升,周圍的冷空氣會補充過來,從而形成風。記錄人大象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實驗報告單大象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實驗報告單實驗名稱玩轉電磁鐵實驗材料電池、電池夾、包皮細電線、鐵釘、回紋針、工具刀、膠帶實驗方法和過程1、用包皮細電線在鐵釘鈍端打結,并順著打結方向纏繞。2、如果繞的圈數增加,需回繞第二層時,可先用膠帶固定,再繼續(xù)繞即可,但方向須一致。3、把包皮細電線兩頭的包皮用刀刮去,分別接電池的兩極,則電磁鐵制作完成。4、用做好的電磁鐵的一端靠近大頭針,通電和斷電觀察現象。5、探究電磁鐵的磁極。讓電磁鐵的釘頭和釘帽分別靠近小磁針的南極(也可靠近北極)。實驗現象接通電源后能吸引大頭針,斷開電源,大頭針掉下。電磁鐵也有南北極。實驗結論電磁鐵能將電能轉換成磁能;接通電源,電磁鐵有磁性,斷開電源,磁性消失。記錄人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5
大?。?0.05(MB)
子文件數:
-
簡介: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深入學習實踐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學習輔導材料目錄一、科學發(fā)展篇1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主要原則和具體目標是什么2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有哪些單位參加,需要多長時間3如何充分做好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開始前的準備工作4在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哪些方面5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6如何認識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7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有哪些要求8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總的實踐載體是什么9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應達到什么樣的目標10如何加強對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學習實踐活動的指導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 75
大?。?0.1(MB)
子文件數:
-
簡介:地捫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地捫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班級五年級時間9月8日實驗類型實驗類型小組成員小組成員實驗名稱實驗名稱鐘擺的秘密實驗器材實驗器材支架、細鐵絲、胡蘿卜、回形針、秒表、細線目的發(fā)現鐘擺的奧妙,揭示鐘擺的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步驟1、用細線的一端拴住回形針2、把細線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線長正好等于20厘米;3、用手撥動擺錘,同時利用秒表計時,并數擺來回擺動的次數;4、記錄一分鐘擺所擺動的次數;5、重復35步再做一次。觀察到的現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結象或實驗結果現象現象測量次數測試條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每分鐘擺動的次數擺錘相同擺長相等707070實驗結果實驗結果當擺錘的重量和擺長一定時,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一樣多。當擺錘的重量一定時,擺線越長,擺動的次數越少;擺線越短,擺動的次數越多。當擺線的長度一定時,擺錘越重,擺動的次數越多;擺錘越輕,擺動的次數越少。實驗結論實驗結論擺錘一定,擺長一定,擺的速度也一定。擺錘一定,擺長越長,擺的速度越慢;擺長越短,擺的速度越快。擺長一定,擺的速度越快;擺錘越輕,擺的速度越慢評定等級評定等級優(yōu)秀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石慶麗分組實驗演示實驗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班級五年級時間10月13日實驗類型實驗類型小組成員小組成員實驗名稱實驗名稱體積變化之謎實驗器材實驗器材裝滿水的杯子、冰箱、熱脹冷縮銅球、酒精燈、塑料袋目的通過實驗證明水結成冰后體積的變化情況實驗步驟實驗步驟1、把一個裝滿水、未蓋蓋子的杯子放到冰箱內,讓水結成冰,觀察冰塊的體積變化情況;2、點燃酒精燈,把熱脹冷縮銅球放到酒精燈上加熱,觀察銅球的體積變化情況;然后讓銅球冷卻后,觀察銅球的體積變化情況;3、將一個無漏洞的塑料袋的口扎緊,放到火邊烘考,觀察塑料袋體積的變化情況;將塑料袋離開火一段時間后,觀察塑料袋的體積變化情況。觀察到的觀察到的現象或實現象或實驗結果驗結果1、把裝滿水的杯子放到冰箱內一段時間后,水結成了冰,冰塊高出了杯子的口部;2、把銅球放到酒精燈上加熱后,銅球的體積變大了;銅球冷卻后,銅球的體積又變回原來的大??;3、將一個無漏洞的塑料袋的口扎緊,放到火邊烘考后,塑料袋體積逐漸變大;將塑料袋離開火一段時間后,塑料袋體積又逐漸變化小。實驗結論實驗結論物體一般都有遇熱膨脹、遇冷收縮的性質。也有少數情況另外,如水結成冰。評定等級評定等級優(yōu)秀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石慶麗分組實驗演示實驗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6
大小: 0.13(MB)
子文件數:
-
簡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交通工具一課選擇與“運動”密切相關的交通工具和交通運輸為研究對象,鼓勵學生對常見交通工具進行分類,通過搜集資料了解交通工具的發(fā)展史,體會到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性。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設計未來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本課圍繞學生常見的交通工具展開,設計了四個活動,安排兩課時教學。本課時選擇活動1和活動2作為教學內容,通過觀察和分析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各種交通工具,并指導學生自定標準,對交通工具進行分類,并引導學生從所需時間、價格、舒適和便利程度等方面來考慮對交通工具的選擇,幫助學生比較幾種交通工具的優(yōu)點和不足,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情分析學情分析學生對交通工具是很熟悉的,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上的,孩子們都能說出許多種交通工具。教材提供了十六種交通工具的圖片,種類不多,學生在確立分類標準時受到制約。在選擇交通工具,制定旅行方案時,以海南為例,并且提示應考慮因素包括價格、距離、舒適、便利、天氣等,但沒有提供制定計劃所需要的相關的資料,如交通工具的價格、相距距離、天氣情況等,學生選擇交通工具時缺乏充足理由。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能說出多種交通工具的名稱及主要用途,指出幾種常見交通工具的優(yōu)點和不足。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根據自己的標準,對收集到的各種交通工具分類。學會制定旅游方案,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問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搜集資料、分析交通工具的優(yōu)點和不足,體會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了解、關注交通工具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科學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重點對常見的交通工具說出名稱和用途,自定標準進行分類。樣選擇交通工具師剛才我們聽了第三小組匯報,你們覺得他們制定的方案怎么樣(將第三小組方案利用實物投影顯示在大屏幕上)同學們說了這么多,哪位愿意給歸納一下,選擇交通工具應該考慮什么因素師下面你們就對照這個標準,研究一下本組的方案還有什么不完善的,然后補充完整。如果需要了解價格、兩地距離、天氣情況的可以上網查詢,為了提高效率,小組成員可以分工各查一項,節(jié)省時間。師剛才同學對自己方案進行了修改,下面我們請幾位同學說說他們的方案,看看修改的結果如何小組發(fā)言生我們組選擇大連為旅游目的地,我們乘火車從張家口出發(fā),經北京轉乘飛機直飛大連,回來也選擇同樣路線。選擇交通工具需要考慮時間、距離、價格、舒服、便利、天氣、攜帶物品等因素。課堂小結課堂小結談話同學們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將有更多的交通工具進入我們的生活。希望不久的將來能看到你們乘坐自己設計的交通工具完成我們的旅游計劃。布置作業(yè)請同學們,設計一下去張家界旅游方案。板書設計板書設計交通工具分類旅游方案設計(交通工具的選擇)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從教學效果看本課是成功的,利用網絡豐富了學生的課程資源,提高了課堂效率,拓展了學生探究的空間,實現了師生雙贏。從學生的發(fā)展看1為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造了參與的機會。無論是課前的圖片收集、課件的制作、價格、時間、距離的查詢還是課堂教學交流,學生始終以主體的形式在參與,學生發(fā)言積極。2個性得到發(fā)展。面對數以千計的圖片,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制定不同的旅游線路,可以為課件選擇不同的背景,在這里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3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得當應用和實踐。將課堂從實驗室搬進微機室,教學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學生收集圖片、查閱資料、制作課件、分類,無一不是以網絡作為平臺,信息技術課的知識和技能得當應用和實踐。學生具備了篩選和獲取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4科學探究更貼近生活。學生制定旅游方案時,需要查詢各種交通工具的價格。即使是同一種交通工具由于速度、座位舒適不同,價格也不同;同一目的地路線也不同,需要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4
大?。?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項目名稱功能導向大面積、有序納米結構可控制功能導向大面積、有序納米結構可控制備和應用基本科學問題研究備和應用基本科學問題研究首席科學家XXXXXX起止年限2011120111至2015820158依托部門XXXXXX能的調控以及大面積、高有序的自組裝生長方法學與機理的建立。發(fā)展大面積納米結構材料直接在光、電、生物和信息技術中的應用,基本實現大面積器件的構建和集成以及材料應用的突破和跨越。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自主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核心技術的能力,取得一批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重要科學成果。形成一支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研究隊伍,培養(yǎng)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在項目實施的5年內,達到如下目標1繼續(xù)人工類石墨烯納米帶有機功能分子的合成,實現具有獨特光電性能的多種類石墨烯納米帶類有機功能分子的高效合成和宏量制備。達到克量級的制備;實現電活性,光活性的多類特定結構和功能有機共軛分子的大量合成,形成功能性的有機納米結構,實現多種高性能有機半導體分子大尺寸晶體和大面積晶態(tài)薄膜的可控制備,獲得3-5類具有高效光、電和光電轉換性能的材料。2在有機、有機無機功能分子體系聚集態(tài)多層次和多尺度上研究其納米結構和性能的關系,發(fā)展定向、維數可控、大面積、高有序自組裝生長的關鍵技術,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生長大面積、高有序有機、有機無機功能納米結構的機理和關鍵技術。獲得2-3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大面積、高性能的有機納米陣列生長技術和1-2項新結構半導體材料有序晶態(tài)薄膜大面積組裝技術。為功能導向大面積、有序納米結構的可控制備奠定堅實的材料基礎,實現這些材料在高技術發(fā)展中關鍵技術的應用。3納米器件與制造是納米科技中的前沿和核心研究領域,能夠有力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 44
大?。?0.09(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三章第三章地球【概念與規(guī)律】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2、地球的極半徑約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約為6378千米。地球的扁率約為1300,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KM。3、地球赤道的周長約為4萬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1108平方千米。圖31二、地球儀二、地球儀1、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是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制成的。2、地軸EARTHSAXIS是人們假想的地球旋轉軸,它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3、兩極是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圖31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叫北極(NTHPOLE),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SOUTHPOLE)。4、用右手可簡單表示地球的自轉方向大拇指代表北極(N),四指的彎曲方向代表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5、經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也叫子午線。在地球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6、經線的特點(1)所有經線都是半圓線;(2)經線長度都相等;(3)經線指示南北方向。7、經度的劃分(1)國際上規(guī)定,把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GREENWICH天文臺舊址那條經線,定為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EASTLONGITUDE),以西為西經(WESTLONGITUDE),東西經各180。圖32(2)兩條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等分為兩個半球。圖32(3)國際上習慣用20W和16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原因是這兩條界線經過的幾乎全是海洋。圖338、緯線沿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緯線,在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緯線。9、緯線的特點(1)所有緯線都是圓圈,可稱為緯線圈。(2)緯線以赤道最長,分別向兩極逐漸縮短,最后在南北兩極變成一點。(3)緯線指示南北方向。圖33圖34來赤道周長約40000KM地心北極赤道半徑6378KM極半徑6356KM北極南極本初子午線北溫帶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陽光終年斜射,但高度有變化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溫適中,四季變化明顯晝夜長短變化明顯熱帶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之間陽光直射最多終年高溫,季節(jié)變化不明顯晝夜長短變化小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陽光終年斜射,但高度有變化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溫適中,季節(jié)變化明顯晝夜長短變化明顯南寒帶南極圈以南斜射很低,有極夜、極晝現象最少終年低溫嚴寒,季節(jié)變化不明顯晝夜長短變化大三、時區(qū)和日界線三、時區(qū)和日界線1、時區(qū)TIMEZONE和時區(qū)的劃分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與加速,使人們的活動范圍空前加大,旅行或傳遞信息所需的時間大大縮短,使人類社會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和頻繁。例如,我們從北京乘飛機飛往紐約,人們不僅要知道飛機起飛的北京時間,還要了解飛機到達美國紐約的時間,而在鐘表上這兩地的時間是不同的,這就是北京和紐約的時間差。(1)時間差的原因造成時間差的原因,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也就是說地球上東邊地點的時刻要比西邊地點的時刻早。古時候,各地都把當地正午太陽位置最高的時刻定為12點,因而各地的12點是不同的。這種因地而異的時刻,稱為地方時。使用地方時,常會給各地時間上造成混亂,給交通和通訊帶來許多不便。(2)時區(qū)和時區(qū)的劃分我們知道,地球每自轉1周需要24小時,即1小時地球自轉經度15,因此,國際上規(guī)定,每隔15劃分為1個時區(qū),全球可分為24個時區(qū),具體劃分的方法是以本初子午線(即0經線)為基準,從西經75至東經75劃為中時區(qū),或叫零時區(qū),在中時區(qū)以東依次為東一區(qū)、東二區(qū)至東十二區(qū);在中時區(qū)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qū)、西二區(qū)至西十二區(qū)。東十二區(qū)和西十二區(qū)各跨經度75,合并成為1個時區(qū)。圖39時區(qū)與日界線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7
頁數: 13
大小: 4.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教務字201414號關于做好關于做好20142014屆醫(yī)學類本科學生畢業(yè)臨床技能考核工作的通知屆醫(yī)學類本科學生畢業(yè)臨床技能考核工作的通知各有關院(部)我校2014屆醫(yī)學類本科學生畢業(yè)臨床技能考核將于2014年2月24日3月3日在護理學院臨床技能中心(實驗大樓D座7樓)進行,為切實做好此次臨床技能考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為提升學生臨床技能,提高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質量起著重要作用,我校醫(yī)學類學生畢業(yè)臨床考核將采用多站式考核形式(共設3大站,九小站),請各有關院(部)高度重視,切實按照江西中醫(yī)藥大學2014屆醫(yī)學類本科學生畢業(yè)臨床技能考核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做好學生畢業(yè)臨床技能考核各項工作。二、護理學院負責畢業(yè)臨床技能考核實施工作,具體包括考核方案的制定、考核老師的崗前培訓、考試的組織及考核成績的錄入與報送等。三、臨床醫(yī)學院具體負責考核老師的安排,具體要求詳見附件中的2014屆醫(yī)學類本科畢業(yè)生臨床技能考核教師安排表;負責做好本院考生的考風考紀教育,學生補緩考辦理,通知本院考生準時到達考場并維持考場秩序等;負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教務處(高教研究室)2014年2月18日印發(fā)共印10份附件江西中醫(yī)藥大學20142014屆醫(yī)學類本科學生畢業(yè)臨床技能考核屆醫(yī)學類本科學生畢業(yè)臨床技能考核工作實施方案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45
大?。?1.8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1單元一、填空題1、第一個揭開微生物秘密的是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2、細菌、霉及病毒,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們稱作(微生物)。3、牛奶能變成酸奶,是因為酸奶中有一種名為(乳酸菌)的細菌。在適宜的溫度(35℃~40℃)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fā)酵變成酸奶。4、利用細菌可以(生產腐殖質)、(生產新的食物)、(生產藥品)、(生產生物塑料)。5、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種物質能殺死細菌,這種物質叫做(青霉素)。6、食物的發(fā)霉與(溫度)和(濕度)有關7、物體在(溫暖)和(潮濕)的環(huán)境條件下,容易發(fā)霉。8、(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好像是構成生命體的“積木”。9、(荷蘭)的(列文虎克)發(fā)現(微生物),(英國)的(弗萊明)發(fā)現(青霉素),(英國)的(胡克)發(fā)現(細胞)。10、細菌體積(微?。?,幾萬個細菌合在一起才有頭發(fā)那么粗,它們有三種形態(tài)(桿菌)、(球菌)、(螺旋菌)。11、大多數的細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但個別細胞卻很大,如(雞蛋中的蛋黃)。二、判斷題1、在空氣中、水中、地下、動植物和人體里,都有微生物。(√)2、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害的。()3、注射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方法。(√)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療因病毒導致的疾病。()5、電冰箱能保鮮食物,主要是利用它產生較冷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使食物不容易發(fā)霉的條件。(√)6、霉對人類都是有害的。()7、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就是細胞的生長發(fā)育過程。(√)8、細胞很小,只能用顯微鏡才能觀察。()三、問答題1、使用顯微鏡時要注意什么答(1)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2)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3)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2、怎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fā)霉答(1)真空包裝;(2)放干燥劑;(3)低溫保存;(4)太陽爆曬。3、你知道傷口化膿是怎么回事答當人體遇到病菌入侵時,白細胞并會與病菌展開激戰(zhàn)。在消滅這些入侵者時,白細胞也會有很大的傷亡?!澳摗本褪撬劳龅陌准毎筒【氖w。4、霉的功與過功人類利用霉菌制醬、做腐乳以及生產農藥、發(fā)酵飼料等,還可以利用霉生產出治療細菌性疾病的多種抗生素。過霉菌也會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變質。有的霉菌還會危害人類的健康,引起動植物病變。5、用哪些方法可以減少致病細菌的傳播答捂住鼻子打噴嚏、用熱水沖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四、實驗題1、請你設計如何自制酸奶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溫度計、鍋、高壓鍋等。步驟(1)在鮮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開幾分鐘。(2)待牛奶冷卻到3540℃,加入兩勺酸奶,仔細攪勻。(3)再倒進消毒過的保溫容器里,蓋上蓋子。(4)保溫56小時后,酸奶就做成了。現象牛奶變成了粘稠的酸奶。結論乳酸菌會使牛奶發(fā)酵成酸奶。2、請你設計饅頭發(fā)霉的實驗。答材料濕饅頭、干饅頭、塑料袋等。步驟(1)把裝有濕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暖氣片上。(2)把裝有干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暖氣片上。5天后觀察它們?,F象濕饅頭發(fā)霉了,干饅頭沒有發(fā)霉。結論溫暖、潮濕的饅頭容易發(fā)霉。第2單元一、填空題1、按照火山活動的歷史,可分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2、古代的人們憑直覺來認識地球,提出了(天圓地方)的猜想3、麥哲倫的航行是人類第一次成功的(環(huán)球航行),他們驗證了(地球是球形的)4、在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生物破壞)等作用下,地表巖石破碎的過程叫做風化。5、風化后的巖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叫做(侵蝕)。6、地球的半徑有(6000多千米),地球赤道半徑有(6378千米),地球赤道周長有(40091千米),表面積有(510067866平方米)。7、地球表面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山地)、(峽谷)、(海洋和島嶼)、(沙漠)。8、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極洲)。9、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0、地球的內部從外向內依次分為(地殼)、(地幔)、(地核)。11、滄海變桑田指的是地表發(fā)生的變化,引起地表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填海造陸)、(地層運動)等。12、1800年前,我國(東漢)時期大科學家(張衡),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動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候風地動儀)。13、我國(北宋)時期科學家(沈括),他的著作夢溪筆談闡述了關于(地球演變)、(地質變化)的精辟見解。14、(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它在遠古時代推測是(海洋),(珠穆朗瑪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千米)。15、人類的(攔河筑壩)、(砍伐森林)、(圍海造2、水在三態(tài)變化中,沒有生成新的物質。(√)3、自然界中所有物質都是在不斷變化的。(√)4、自行車生銹與潮濕的環(huán)境有關,與空氣無關。()5、在絕對無水的空氣中,鐵放幾年也不會生銹。(√)6、杜鵑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堿性土壤。(√)7、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滌用品清洗。(√)8、使紫甘藍水變紅的物質是堿性物質。()9、家用清潔劑大多是酸性物質。()10、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是一種產生新物質的變化。(√)三、選擇題1、下面的變化有新物質產生的是(C)。A、蠟燭融化B、鐵塊變鐵水C、饅頭發(fā)霉2、下面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的是(B)A、火柴燃燒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熱至焦黑3、紫甘藍水是(C)。A、堿性物質B、酸性物質C、酸堿指示劑4、要使食用的小蘇打或堿塊起泡,需加入(B)。A、自來水B、橘子汁C、洗發(fā)水5、下面屬于酸性物質的是(A)。A、西紅柿B、肥皂C、清潔劑6、與鐵生銹無關的因素是(D)。A、水分B、空氣C、水分和空氣D、溫度7、火柴燃燒的變化是(B)。A、形態(tài)變化B、產生新物質8、橙子、西紅柿中含有維生素C,蔬菜中含有葉酸,它們都是(A)物質。A、酸性B、堿性C、中性9、判斷下面現象是屬于哪一種變化,把正確答案填空在括號里。A、形態(tài)的變化B、產生新物質的變化(1)、蠟燭燃燒。(B)(2)、蠟燭受熱熔化或冷卻凝固。(A)(3)、生雞蛋變成熟雞蛋。(B)(4)、面粉做成饅頭。(B)(5)、鐵水變成鋼錠。(A)(6)、樹葉顏色變化。(B)(7)、火柴燃燒。(B)(8)、鹽酸滴在石灰石上。(B)(9)、水的三態(tài)變化。(A)(10)、在裝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個生雞蛋。(B)(11)、壓扁可樂罐。(A)(12)、在堿中倒入少量白醋。(B)(13)、往澄清的石灰水吹氣。(B)(14)、將白糖加熱至溶化。(A)(15)、將白糖加熱至焦黑。(B)四、問答題1、防止鐵生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擦去水分、噴漆、覆蓋搪瓷、電鍍、涂瀝青、制成不銹鋼。2、對于油污,單用水是洗不干凈的,用肥皂則可以洗干凈。為什么答這是因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個人,一只手拉著油,另一只手拉著水。當我們揉搓衣物的時候,肥皂滲透到織物和油污中間,拉著油污“投身”到水中。這樣,原來不相溶的油和水,就變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隨著多次的漂洗、擰干,衣物也就洗干凈了。五、實驗題1、請你設計蠟燭變化的實驗。答材料蠟燭、燒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腳架、酒精燈、燃燒皿(白瓷)、石棉網等。步驟(1)取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2)將另一只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3)將一只白瓷的燃燒皿蓋在蠟燭火焰上方,過一會兒取下白瓷燃燒皿,觀察它的底部?,F象感燥的燒杯內沒有什么;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有渾濁(像霧);白瓷燃燒皿底部有黑的。結論蠟燭燃燒后生成一種新的物質。2、請你設計變色花實驗。答材料紫甘藍水、堿水、毛筆、白醋、紙花等。步驟(1)用毛筆在“花瓣“上抹白醋。(2)在“葉子“上抹堿水。(3)往紙花上噴一些紫甘藍水。看一看紙花變成什么顏色現象紙花的“花瓣“變成紅色,”葉子“變成綠色。結論這說明指示劑辨別身邊常見物質的酸堿性。第4單元一、填空題1、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看到了月球表面有眾多的(環(huán)形山)、(高地)和(月海),這些環(huán)形山是由于來自宇宙的(流星)和(隕石)撞擊而形成的2、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液態(tài)水。月球表面溫差很大,最高可達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3、目前已知繞太陽公轉的行星由近到遠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月亮繞著(地球)轉,一周的時間約為(273)天;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每公轉一圈要(一)年。地球自轉一圈要(24)小時。5、像太陽這樣自己發(fā)光的天體,叫做(恒)星;像地球這樣自己不發(fā)光,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叫(行)星;像月亮這樣自己不發(fā)光,圍繞地球運行的天體,叫做(衛(wèi))星。6、2003年10月15~16日,我國宇航員(楊利偉)搭載“神舟5號”飛船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了(14)圈,他是中國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7、2005年10月12~17日,中國“神舟6號”在太空中經過(115)小時的安全飛行,航天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8、1957年,(蘇聯(lián))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1961年,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是(蘇聯(lián))航天員(加加林)。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 5
大?。?0.03(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