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如寺調研考察真如寺調研考察【摘要】上海的元代木構件大殿——真如寺大殿,是上?,F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筑,真如寺位于上海普陀區(qū)真如鎮(zhèn),舊屬嘉定縣、寶山縣?!娟P鍵詞】建筑布局斗拱柱子1.歷史背景真如寺位于上海普陀區(qū)真如鎮(zhèn)街道北首,占地近15畝,建筑面積1370平方米,上海著名的佛寺,原名“萬壽寺”,俗稱“大廟”,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上海普陀區(qū)境內,歷史上曾有不少寺廟,但絕大多數都已廢毀,留存下來的寺廟,以真如寺為建寺最早、影響最深。南宋嘉定年間(
2、12081224年),和尚永安建真如院于官場(今大場附近)。元延祐七年(1320年),妙心和尚將其移至桃浦、梨園浜交匯處東北側今址,改名為真如寺。真如寺遷建以后,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現市集,緣寺得名,稱真如市。隨著集鎮(zhèn)的發(fā)展,位于鎮(zhèn)北的真如寺也不斷擴大。正殿(大雄寶殿)四周擴建了許多偏殿佛閣,清末時,東廡有送子觀音殿、伽藍殿,西廡有十王殿、痘司殿,寺前有韋馱殿、鄂王殿、魯班殿、財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殿、文昌殿、西方境等,形成了規(guī)模較大
3、的寺廟建筑群。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東進時,除正殿外大部分建筑被毀。建于元代的真如寺正殿,面寬、進深皆三間,內部構造極復雜,歷代屢經修葺。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僧人道馨及弘志年間(14881505年)僧人法雷曾兩次重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又由楊耀文、甘士霖等發(fā)起,同上海壽圣庵僧人念岸、念倫聯合發(fā)起募捐修寺活動,對原大殿進行大修。現存梁、柱、枋斗拱等主體結構以及大部分構件皆為元代原物,是我國佛教寺院中為數很少保
4、存下來的元代建筑。“文革”期間停止宗教活動,寺內佛像均被毀損。1)修建年表真如寺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年-1223年)。原為真如院,僧永安改建。元延祐年間(1314年-1320年),僧妙心請額,改為真如寺延祐七年(1320年),新建大殿?,F存大殿的額枋底部,有只鉤陰刻“(時)大元歲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已十十一日巽無能為力鼎建”二十六字,當為大殿梁完工之時。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僧道貌岸然馨重修,后漸頹圮。弘治中(148
5、8-1505年),僧法雷再修。崇禎未年(1643年前后),僧慧云重建殿堂。至清末始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僧念頭岸再建。1949年后,上海市政府曾幾次拔款修理大殿。最后一次整修於1992年由僧妙靈主持進行。拱分件1則(8)另有其他4則合計54則。2.3真如寺大殿的柱子根據上海文物保管委員會記錄,殿身共有柱子十六根其中十根為柏木制六根為杉木制。殿內明簡用前后金柱四根都是柏木的前金柱仍完整底徑40厘米全長6組.6厘米柱身上端有如覆盆式
6、之卷殺柱底有十字形通孔柱身中部微凸二三厘米呈梭狀并向內側16厘米側腳約當柱高的2.5%居于東縫者頂端之字跡為“前今東乙”居于西縫者字跡為“前今東式”。后金柱兩根下端因年久腐朽被截去一段居于東縫者為“后今東乙”西縫者為“后今東式”?!拔魃崆敖裰笔菍懺谖鞔伍g山面前檐柱的卯口內的該柱底徑32厘米全長428厘米側腳8厘米約當柱高的1.8%砍制同金柱惟其上端之卷殺秀美程度稍遜于金柱亦為柏木制。這幾根柱子都是同一手法砍制的應屬于同一時代其規(guī)格與法
7、式》規(guī)定相符并與永樂宮各殿實物相近可斷為元代遺物。杉木制的柱子全部無字其砍制特點是無側腳、無十字形通孔、無覆盆式卷殺當為明清時代抽換的。2.4真如寺大殿的屋頂據劉敦禎教授考察當時此殿是歇山重檐式即殿身面闊、進深皆三間而另加副階周匝。但副階部分與上檐斗拱抵悟較甚故鑒定為后世附加1963年落架大修時盡行拆除遂成今狀。如今,大殿的外觀為單檐歇山頂。外檐柱有明顯的側腳及升起,使檐口呈一緩和的曲線起翹。柱礎形式下為素覆盆,上施石雕。殿內全部使用木
8、柱,柱頭有覆盆式卷殺。明間四金柱呈梭形,形制優(yōu)美。后金柱二處在石雕上加二尺左右石栓一段,大概是金柱下段木質年久腐朽,截去換成了石柱。額枋斷面狹而高,平板枋寬而薄,它們的前端,伸出腳柱外部分垂直截去,未雕做霸王拳形式。所有月梁皆用狹而高的斷面,卷殺方法也不是很細膩。3.小結真如寺大殿是江南建筑的一處體現,其體現了一定的地域性,實質上是早期建筑時代的沉淀。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筑體系已經成型,佛教建筑文化并沒有沖淡中國建筑的特色,只是融化在中國建
9、筑的特色之中。筆者認為,從真如寺一小處出發(fā)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筑的理解是十分有意義的行為。真如寺大殿并不能被看作某一朝代建筑風格的體現,也不能被簡單的定義為官式或地方建筑。在它身上折射出的是元代中期這一特定歷史時期,江南這一特定地域環(huán)境下,傳統與新的技術的復雜關系。其上承宋代遺風,下啟明清制度,是我國古代建筑史上過渡時期的產物。參考文獻1.路秉杰《從上海真如寺大殿看日本禪宗樣的淵源》同濟大學學報2.劉敦楨《真如寺正殿》文物參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真如寺大殿形制探析
- 考察調研報告
- 云南考察調研報告
- 學習考察調研報告
- 蘇州調研考察報告
- 唐代大理寺的功能考察_5901.pdf
- 領導調研、考察行程安排模板
- 合作企業(yè)考察調研報告doc
- 某公司市場考察調研報告范文
- (中醫(yī)資料)章真如醫(yī)學十論
- 學院轉型發(fā)展調研考察報告
- 大寺鄉(xiāng)教育工作調研情況匯報
- 上海普陀區(qū)真如文英
- 古都梵音——開封大相國寺佛教音樂考察與研究
- 真如鎮(zhèn)街道河長制工作方案
- 真如鎮(zhèn)街道河長制工作方案
- 華藏寺鎮(zhèn)栗家莊村貧困狀況調研報告
- 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考察調研報告
- 實驗實訓中心建設考察調研報告
- 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考察調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