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jié)目低俗化原因淺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電視節(jié)目低俗化原因淺析</p><p>  [關鍵詞]電視節(jié)目;低俗化;原因 </p><p>  電視,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一,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節(jié)目的地位和作用無需贅言。從1958年開始,我國的電視發(fā)展到今天,一直都承擔著傳承文化發(fā)展、傳達國家意志、服務廣大人民的作用。在解讀國家大政方針、塑造國民的精神品格、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

2、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所進行的信息傳播活動不僅普及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而且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梢姡浞职l(fā)揮輿論媒體的作用,弘揚主旋律,讓中國文化內涵通過電視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國的未來,才是電視節(jié)目宣傳的目的所在。 </p><p>  然而,電視節(jié)目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傾向,已經成為當下電視文化生態(tài)中的一大頑疾。這種傾向在追求娛樂至上的同時忽視思想內涵、排斥審美追求、拒絕承載

3、社會責任,甚至取代了電視節(jié)目新聞宣傳、教育、審美、傳達公共政策、引導社會輿論等功能,令觀眾所觸及的電視視野變成日益干涸的精神荒漠,這種情況令人擔憂。 </p><p>  一、電視節(jié)目低俗化問題的根本原因――受到當前社會文化急劇轉型的影響 </p><p>  許多人認為,媒體,特別是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把文化導向了低俗化,或者說是媒體助推了文化的低俗化。這種解讀固然是看到了當前大眾傳媒在當

4、代社會的強勢地位與作用,看到了大眾傳媒對人們的認知方式、行為的決策、品格的塑造以及社會教育與評價等方面的深刻影響,但是,這種理解卻忽略了問題的另一方面,即大眾文化對傳媒有著更為深遠的文化影響。 </p><p>  從文化層面審視,低俗電視節(jié)目的風行至少表明這種節(jié)目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追捧,或者說,這種節(jié)目的趣味被許多人所接受,而這恰恰說明了當前社會文化的形態(tài)。從這個角度看,當前電視節(jié)目的低俗化其實是媒介文化與社會

5、文化強勢互動的結果,而不是媒介單方面的強勢影響。實際情況是,當代中國正經歷一個由前現代向現代、前工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以及由封閉的一元性社會向開放的多元性社會轉型的過程。這一方面導致了社會秩序普遍的失落與大眾行為的普遍失范,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則表明,社會轉型時期公眾的社會心理往往趨于脆弱甚至迷茫無助,并會伴隨著產生諸如“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躁動化、無責任化和浮夸虛假化”的“病態(tài)社會心理”。在這種具有普遍性的社會心理的支配下,人

6、們更傾向于強調感官刺激、消遣娛樂而無視凈化精神,純娛樂性信息因此更受追捧。電視節(jié)目的低俗化趨勢正順應了大眾的這種需求,因為它在使受眾從舒適和愉快中直接興奮起來,卻不要求太多精神上的努力,它可以使人在幾乎不需付出的情況下就能獲得快感。 </p><p>  不難看出,低俗電視節(jié)目的文化實質是媚俗,是大眾傳媒對受眾趣味的曲承與迎合。需要注意的是:大眾傳媒固然能引導輿論、指導時尚,但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與公眾趣味才是大眾傳

7、媒輿論導向的方針、立場以及它所倡導的文化態(tài)型與趣向的決定性要素,因為,大眾傳媒的價值取向會受到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在市場化態(tài)勢下,大眾傳媒的文化定位與節(jié)目風格,特別是娛樂化節(jié)目的文化定位與節(jié)目風格則完全取決于作為信息消費者的公眾的文化趣味。也就是說,當代傳媒低俗化的實質是大眾傳媒在迎合社會公眾庸俗、不屑的需求心理與文化品位。通過這種媚俗性曲承與迎合,大眾傳媒獲得了它想要受眾關注率,并從廣告商那里獲得了相應的回報。 </p>

8、<p>  二、電視節(jié)目低俗化問題的主要原因――傳媒市場化運動的不斷深化 </p><p>  傳媒市場化運動對當代中國的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等各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就傳媒自身而言,傳媒的身份及其傳播理念就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根據我國社會經濟大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我國傳媒實行“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化管理”的雙軌制。這種雙軌制賦予大眾傳媒以雙重屬性或身份:一方面,傳媒是為公共服務的社會輿論機構。這種身份要求它應能把

9、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作一個高明的輿論引導者與社會公正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傳媒又被作為是自主創(chuàng)收、自謀生路的企業(yè)主體而推向市場,必須自謀財路以支撐自身的運營;換句話說,媒體只能憑借其產品的優(yōu)良品質以贏得市場份額,從市場份額的回報中獲得再生產的投入。 </p><p>  當前國內許多媒體的所有權變更為獨立法人企業(yè),利潤壓力接踵而來,電視收視率下跌,新科技的出現,都促使媒體管理者轉向運用市場策略,找出受眾興趣,以維持媒

10、體的競爭優(yōu)勢。然而正是由于利潤壓力的無限擴張,使得低俗化新聞理直氣壯地宣稱:“讀者要,我們就賣!”更加重要的是,利潤對于媒體的生存特別是其承擔起“第四階層”或“第四權力”角色意義重大。 </p><p>  在法國學者布爾迪厄看來,自身難以自主、牢牢受制于商業(yè)邏輯的新聞節(jié)目直接受到了需求的支配,譬如節(jié)目收視率、廣告份額等已然成為了衡量媒體實力的主要指標,經濟資本的數量將直接決定媒體在新聞場中占據象征資本的總數,而

11、媒體一旦掌控了相當的象征資本,則意味著該媒體的符號權力/資本能夠在大眾文化生產過程中擁有強大的話語號召力,即所謂的符號霸權,基于此,媒體就能更好地吸引廣告客戶,從而獲得豐厚的經濟資本。 </p><p>  三、電視節(jié)目低俗化問題的重要原因――受眾對媒體節(jié)目的新要求以及媒體忽視新聞專業(yè)理念對受眾的無下限迎合 </p><p>  在高度商業(yè)化的媒介社會里,人們的注意力在大大縮短,大家只關注

12、能抓住眼球的血腥、色情、搞笑、丑聞的畫面和內容,對他們身邊應該關心的自身問題并不特別關注。結果廣告商為經常會為播出這樣內容的媒體節(jié)目提供大量的贊助或特約播出。清華大學教授李希光認為:“媒體的日趨商業(yè)化和爭搶第一時間報道新聞,促使大量偏離新聞理念和基本原則的壞新聞涌現――新聞不核實、不準確、不公正、猜測、低級趣味”。 </p><p>  目前,在我國社會的轉型時期,受價值解構的影響,社會大眾在道德“善”、“惡”的

13、價值判斷上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不可爭議的現實。于是,大眾傳媒的社會責任更為艱巨:它應為當前我國的社會道德重建貢獻應有的力量。但是,另一方面,單方面地強調提升大眾傳媒的品位與格調并不能真正解決所有問題。 </p><p>  綜上所述,在電視節(jié)目低俗化愈演愈烈之際,如何及時、高效地推進社會道德重建,推動傳媒市場化運動深入、健康發(fā)展,重塑新聞倫理,提升大眾文化品位才是扭轉當今電視節(jié)目低俗化傾向的關鍵所在?!?(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