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沙蔥螢葉甲Galeruca daurica Joannis于2009年開始在內蒙古草原暴發(fā)成災,發(fā)生地區(qū)不斷擴大,并且危害日趨嚴重,對內蒙古草原畜牧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生態(tài)安全存在嚴重的影響。低溫是影響昆蟲生長發(fā)育和存活的關鍵因子,而昆蟲對低溫的耐受性決定了其越冬存活率。了解沙蔥螢葉甲的抗寒能力及其機理有助于預測其分布范圍及種群數量動態(tài)。因此,本文對沙蔥螢葉甲耐寒性及其機理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不同蟲態(tài)及越冬卵不同季
2、節(jié)的過冷卻能力
采用熱電偶法,在室內測定了沙蔥螢葉甲各蟲態(tài)的過冷卻點,結果表明,不同蟲態(tài)的過冷卻點存在顯著差異,從低到高依次為卵(-29.8℃)、1齡幼蟲(-14.6℃)、2齡幼蟲(-13.3℃)、蛹(-12.1℃)、3齡幼蟲(-10.2℃)和成蟲(-9.0℃);12月和1月越冬卵的過冷卻點最低,2月的過冷卻點最高。
2.幼蟲的致死溫度和致死時間
比較了幼蟲在不同低溫條件下(-6~-14℃)暴露2h及在-5
3、℃低溫條件下暴露不同時間(0.5~8d)的存活率。結果表明,隨著處理溫度的降低和處理時間的延長,幼蟲的存活率降低。1、2和3齡幼蟲在-5℃下的半致死時間(Ltime50)分別為3.84d、3.80d和2.28d,低溫處理2h后半致死溫度(Ltemp50)分別為-10.1℃、-9.1℃和-8.5℃,高于其過冷卻點。說明隨著幼蟲的發(fā)育,沙蔥螢葉甲幼蟲的耐寒能力降低,且幼蟲屬于不耐寒冷型。
3.低溫暴露對幼蟲過冷卻點、發(fā)育歷期及死亡
4、率的影響
在-6℃和-10℃下處理1齡幼蟲2h,測定存活下來的1齡幼蟲和發(fā)育至2齡幼蟲的過冷卻點。結果表明,1齡幼蟲在-10℃下處理2h后,其過冷卻點顯著低于在-6℃下處理2h和對照組,但是待其發(fā)育為2齡幼蟲后,各組過冷卻點無顯著差異。1齡幼蟲經不同低溫處理后,處理溫度越低、時間越長,其存活的個體各蟲態(tài)的死亡率越高;隨著齡期的增加,低溫對1齡幼蟲的處理,對2、3齡幼蟲、蛹的死亡率影響逐漸降低。1齡幼蟲經不同低溫處理后,其2、3
5、齡幼蟲和蛹期與對照相比歷期均無顯著差異,但是1齡幼蟲期和整個發(fā)育歷期顯著延長。
4.蟲體含水量及脂肪含量與過冷卻點的關系
不同越冬卵蟲體內含水量均呈現(xiàn)出明顯的季節(jié)性變化。越冬期間卵含水量明顯低于越冬前期和后期,在整個蟲態(tài),卵體內含水量顯著低于除成蟲外其他蟲態(tài);不同蟲態(tài)蟲體內含水量與其過冷卻點相關性不顯著(P>0.05)。不同蟲態(tài)蟲體的脂肪含量差異不顯著,但是卵的脂肪含量呈現(xiàn)出明顯的季節(jié)性變化,隨氣溫下降而上升,越冬期
6、的卵的脂肪含量高于越冬前后的卵。卵的總脂肪含量在12月份最高。卵的脂肪含量與過冷卻點呈顯著的負相關性(P<0.05)。
5.蟲體氨基酸及小分子抗寒物質含量與過冷卻點的關系
用氨基酸分析儀測定了沙蔥螢葉甲3齡幼蟲、蛹和成蟲氨基酸含量變化,并分析了該類物質的含量與耐寒性的關系。結果表明,丙氨酸、組氨酸、酪氨酸、谷氨酸這4種氨基酸含量變化與過冷卻點變化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說明這4種氨基酸的含量變化與耐寒性有密切相關性。用高
7、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沙蔥螢葉甲各蟲態(tài)小分子抗寒物質的含量。結果表明,甘油、山梨醇與過冷卻點存在顯著負相關性,葡萄糖與其呈極顯著正相關。
綜上所述,沙蔥螢葉甲不同蟲態(tài)中卵的過冷卻點最低;3個幼蟲齡期的半致死溫度高于過冷卻點,說明沙蔥螢葉甲幼蟲為不耐寒冷型(chill-intolerant);低溫處理能夠增強幼蟲的抗寒能力,但延長發(fā)育歷期,同時也增加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死亡率;體內的生化物質含量的變化與其過冷卻點存在密切關系;含水量和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椰心葉甲耐寒性研究.pdf
- 沙蔥螢葉甲生活史及發(fā)生規(guī)律的研究.pdf
- 暗黑鰓金龜耐寒性及其機理的研究.pdf
- 厚莢相思的耐寒性差異機理研究及不同家系耐寒性的評價.pdf
- 珍稀瀕危植物沙冬青的耐寒性研究.pdf
- 二化螟越冬幼蟲耐寒性及其機理研究.pdf
- 韭菜耐寒性及其遺傳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pdf
- 越冬甘藍品種比較試驗及其耐寒性研究.pdf
- 玉米zeamaysl.耐寒性研究
- 菱角螢葉甲交配行為研究.pdf
- 甘藍早期耐寒性鑒定方法的研究.pdf
- 綠盲蝽越冬卵的滯育機制及其耐寒性研究.pdf
- 猴樟對低溫脅迫的生理響應及其耐寒性分析.pdf
- 10個油茶品種的耐寒性評價.pdf
- 觀賞竹的耐寒性研究及園林應用.pdf
- 晚稻噴施九二0耐寒性試驗
- 水稻二化螟幼蟲耐寒性研究.pdf
- 外生菌根真菌與桉樹耐寒性的相關性研究.pdf
- 優(yōu)質藍莓轉LEA基因及耐寒性分析研究.pdf
- 外來廣聚螢葉甲產卵選擇行為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