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坪生態(tài)站南酸棗林分生長及養(yǎng)分特征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酸棗是一種珍貴的造林綠化先鋒樹種。其生長速度快,材質好,用途廣,果實還可作藥用。開展對南酸棗的研究在生態(tài)、經濟和社會方面均有重大的意義。
  本文通過對湘西生態(tài)站南酸棗人工林實地調查,測定樹高、胸徑等生長指標,并選取標準木進行樹干解析,研究得出:南酸棗樹高、胸徑、材積的生長均呈現“慢-快-慢”的趨勢,其連年生長量分別于第10、16和20a左右達到最大值,平均生長量分別于第13、21和30a左右達到最大值,南酸棗材積數量成熟年齡為

2、30a。
  通過對南酸棗各部位采樣鮮重的稱量和含水率的測定,計算出各部位生物量,并對生物量的分配進行比較分析,得出南酸棗各部位生物量分配大小依次為:樹干>樹根>樹皮>樹枝>樹葉;平均含水率為50.18%;林木的R/S值為16.65,其生存競爭能力較強;該林分喬木層生物量為61.88 t/hm2。
  通過對該地區(qū)土壤樣品采集與分析,得出該地區(qū)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排序為N>Ca>Mg>K>P,微量元素含量為Fe>Mn>Zn>C

3、u;不同樣點間各元素含量均有顯著性差異;P與Mn、Zn和Cu元素之間呈顯著正相關,K和Mg、Zn與Mn及P元素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P與Cu存在負相關關系。
  通過對南酸棗各部位營養(yǎng)元素的測定,得出:南酸棗樹木各部位中元素含量關系為Ca>N>Mg>K>P>Fe>Mn>Zn>Cu;大量元素中P元素富集能力最強,K元素最弱,微量元素中富集能力最強的為Cu,最弱的為Mn;林分喬木層大量元素的積累總量為1933.07 kg·hm-2,微量

4、元素的積累總量為50.734 kg·hm-2。
  通過對林分中營養(yǎng)元素的循環(huán)規(guī)律分析得到:該林分總養(yǎng)分年積累量為1983.80 kg·hm-2·a-1,總養(yǎng)分年歸還量為55.11 kg·hm-2·a-1,平均循環(huán)系數為0.21,周轉時間最長的為N和Cu,其養(yǎng)分利用率較低,養(yǎng)分利用率較高的為Mn和Zn。
  通過對植物與土壤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相關性分析得到:植物的N含量與土壤中的P和Mn元素含量,Ca含量與土壤中Mg和Ca含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