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無創(chuàng)肢體缺血預處理對兔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為其臨床應用提供實驗性理論依據。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7只,體重(1.8±0.4)kg,雌雄不拘,隨機分至單純缺血對照組(Ctr,n=8)、無創(chuàng)肢體缺血預處理組(LIP,n=7)、LIP+格列本脲組(LG,n=6)和LIP+SB203580組(LSB,n=6)。動物麻醉后,經右頸外靜脈插入電極至右心室記錄心內膜MAP;針形電極插入四肢皮下記錄標準Ⅱ導聯ECG;經胸骨左緣
2、第4或第5肋間隙開1~2mm2小孔,插入接觸電極至心室外心包壁層稍加壓記錄心外膜MAP。Ctr組不作特殊處理,待ECG和心內、外膜MAP圖形穩(wěn)定后,靜脈注射垂體后葉素(2U/kg)造成心肌缺血背景,再靜脈注射腎上腺素(0.2ml/kg)誘發(fā)心律失常;同步記錄ECG及心內、外膜MAP,觀察心內、外膜MAP變化及與心律失常間的關系;LIP組:用充氣止血帶結扎兔雙后肢使之缺血5min,松開使之再灌注5min,重復4次,余同Ctr組;LG組:先
3、靜脈注射格列本脲(0.16mg/kg),30min后行與LIP組相同的處理;LSB組:先靜脈注射SB203580(0.1mg/kg),30min后行與LIP組相同的處理。用RM6280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動態(tài)觀察ECG和心內外膜MAP的變化。實驗結束后,空氣栓塞處死動物,摘取心臟,部分用4%多聚甲醛固定做形態(tài)學觀察,部分存于-70℃冰箱待用。結果:①缺血前后,Ctr組心內膜APD90分別為(130.66±13.36)ms和(135.23
4、±10.24)ms,心外膜APD90分別為(132.56±16.27)ms和(141.90±16.37)ms;LIP組心內膜APD90分別為(122.47±13.94)ms和(130.26±17.12)ms,心外膜APD90分別為(124.16±9.72)ms和(148.02±12.78)ms;LG組心內膜APD90分別為(127.19±36.78)ms和(134.72±46.01)ms,心外膜APD90分別為(146.20±16.21
5、)ms和(160.78±22.73)ms;LSB組心內膜APD90分別為(100.88±13.36)ms和(104.56±28.46)ms,心外膜APD90分別為(105.77±18.59)ms和(104.10±20.69)ms。缺血后各組均出現室性心律失常,主要為室性早搏二聯律和三聯律。Ctr組有3例出現室性心動過速,未出現心室顫動,LIP、LG及LSB組均末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及心室顫動。心律失常持續(xù)時間(s)分別為(231.54±15
6、.78),(167.61±16.13),(159.38±29.56)和(209.83±26.39)。②心肌組織中SOD活力(U/mgprot)分別為(263.78±61.51),(322.63±50.46),(280.56±37.01)和(314.52±44.72);MDA含量(nmol/mgprot)分別為(14.01±6.23),(5.34±2.17),(6.25±2.57)和(5.94±2.13);NO含量(μmol/gprot)
7、分別為(30.85±10.13),(242.17±48.84),(68.18±31.26)和(65.18±22.55)。③缺血后,各組心內膜APD90均延長,LIP及LSB組心內膜APD90短于Ctr組(P<0.05);缺血后Ctr、LIP及LG組心外膜APD90延長而LSB組APD90縮短,LSB組心外膜APD90短于Ctr及LIP組(P<0.05)。LIP及LG組心律失常持續(xù)時間短于Ctr組(P<0.05)。LIP組SOD活力高于C
8、tr組(P<0.05),LG及LSB組SOD活力與Ctr及LIP組相比無差異(P>0.05);LIP、LG及LSB組MDA含量均低于Ctr組(P<0.01),LG及LSB組MDA含量與LIP組相比無差異(P>0.05);LIP組NO含量高于Ctr組(P<0.01),LG及LSB組NO含量低于LIP組(P<0.01),LG及LSB組NO含量與Ctr組相比無差異(P>0.05)。④HSP70 mRNA的相對表達量分別為(3.04±0.20)
9、,(3.14±0.20),(2.65±0.18)和(2.61±0.31),LIP組HSP70 mRNA相對表達量與Ctr組相比無差異(P>0.05),而LG及LSB組HSP70 mRNA的相對表達量均低于Ctr及LIP組(P>0.01);COX-2 mRNA的相對表達量分別為(1.36±0.16),(1.61±0.22),(1.47±0.19)和(1.14±0.09),LIP組COX-2 mRNA相對表達量高于Ctr組(P<0.05),
10、LSB組COX-2 mRNA相對表達量低于Ctr及LIP組(P<0.05),LG組COX-2 mRNA相對表達量與Ctr及LIP組相比均無差異(P>0.05);iNOS mRNA的相對表達量分別為(1.32±0.08),(1.75±0.12),(1.40±0.14)和(1.34±0.07),LIP組iNOS mRNA的相對表達量高于Ctr組(P<0.01),LG及LSB組iNOSmRNA的相對表達量低于LIP組(P<0.01);YNFα
11、 mRNA的相對表達量分別為(0.57±0.03),(0.38±0.03),(0.55±0.06)和(0.54±0.04),LIP組TNFα mRNA的相對表達量低于Ctr組(P<0.01),LG及LSB組TNFα mRNA的相對表達量高于LIP組(P<0.01);NF-κB mRNA的相對表達量分別為(0.62±0.05),(0.51±0.03),(0.59±0.04)和(0.60±0.04),LIP組NF-κB mRNA的相對表達量
12、低于Ctr組(P<0.01),LG及LSB組NF-κB mRNA的相對表達量高于LIP組(P<0.01)。⑤p-p38MAPK蛋白陽性表達量在Ctr組為(0.08±0.02),LIP組為(0.15±0.03),LG組為(0.12±0.02),LIP及LG組p-p38MAPK蛋白表達均高于Ctr組(P<0.05),而p-p38MAPK蛋白在LSB組中的陽性表達量為(0.05±0.02),與Ctr、LIP及LG組相比均減少(P<0.05)。
13、結論:1.LIP具有減輕心肌氧化損傷和改善心肌供血,進而增強兔缺血心肌電穩(wěn)定性的作用;2.p38MAPK是LIP增強缺血心肌電穩(wěn)定性的重要途徑,KATP則在抗氧化和改善心肌供血等方面發(fā)揮了作用;3.LIP對I/R心肌起保護作用可能的機制和信號轉導通路是,首先經“觸發(fā)物質”啟動心肌保護,然后通過“中介物質”啟動信號轉導,激活下游絲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系統(tǒng),進而引起信號的傳遞和放大,并活化核轉錄因子及產生“效應子”最終發(fā)揮心肌保護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復方丹參注射液預防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內皮素-1機制研究.pdf
- 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與鉀通道基因的分子遺傳研究.pdf
- 抗心律失常肽對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響.pdf
- 缺血性預處理的
- 無創(chuàng)性缺血預處理對肢體缺血再灌注后患者肺功能的影響.pdf
- 抗心律失常肽與尼非卡蘭對兔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及縫隙連接的影響.pdf
- 抗心律失常肽對陳舊性心肌梗死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pdf
- 丹參酮ⅡA對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pdf
- 室性心律失常的處理
- 無創(chuàng)性肢體缺血預處理對心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pdf
- 缺血后適應對兔楔形心肌塊模型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pdf
- 肢體缺血預處理對肝硬化兔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pdf
- 心安顆粒預處理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響.pdf
- 肢體遠程預處理誘導兔脊髓缺血耐受的機制研究.pdf
- ILK對大鼠離體心臟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抗心律失常肽對兔LQT2模型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pdf
- 微伏級T波電交替對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預測價值.pdf
- 缺血相關性房性心律失常離子機制的動態(tài)研究.pdf
- 室性心律失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