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壤鹽漬化是干旱區(qū)農(nóng)業(yè)發(fā)展中面臨的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之一。面對日益嚴峻的干旱、水資源缺乏、鹽漬化加劇等問題,生物排鹽方法由于具有穩(wěn)定持久脫鹽及節(jié)水等特點,成為繼水利改良方法之后全球鹽堿地改良利用的熱點方法。本研究以中國科學院阜康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觀測試驗站為依托,采用田間和室內試驗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了不同灌溉方法下鹽堿荒地的鹽分運移與分布特征,確定了草木犀、油葵、苜蓿、耐鹽春小麥、甘草等5種不同耐鹽程度植物的生物排鹽量,評價了考慮生物排鹽下的灌
2、溉農(nóng)田土壤鹽分平衡問題。主要結論如下:
(1)不同灌溉方式下,年內0~1m土體土壤鹽分總儲量均降低,1~2m土體存在積累,大部分土壤鹽分通過灌溉淋洗至土壤深層,說明土壤鹽分由表聚型轉為底積型。年際間形成的土壤鹽分梯度波動差異性顯著,灌溉與非灌溉條件下,土壤鹽分總體變化影響整個年際鹽分變化幅度,鹽分梯度高的土壤鹽分變化較大,鹽分梯度低的土壤鹽分變化較小。
(2)不管哪種灌溉方式,均對土壤表層鹽份影響最大,受制于植物覆蓋
3、度、根系活動、灌水量及灌水次數(shù)的影響,0~40cm土層脫鹽表現(xiàn)最好,土層鹽分變化最活躍,40~100cm土層脫鹽對0~40cm土層脫鹽起鞏固作用,深層土壤總體鹽分處于積累狀態(tài),變化不大。
(3)五種不同植物的排鹽量大小差異性顯著,排鹽量大小順序為:草木犀>油葵>苜蓿>耐鹽春小麥>甘草,排Na+鹽含量大小順序為:油葵>草木犀>苜蓿>耐鹽春小麥>甘草。因植物種類及植物部位不同有所差異,且在植物體內存在積累。植物生物量的大小決定了植
4、物含鹽量的多少,植物排鹽多少不僅與植物種類有關,還受植物的種植密度、生長期長短等因素影響。
(4)五種不同植物可溶性鹽分離子差異性顯著,收獲殘留于植物體內鹽分中Cl-含量最多,Ca2+與Mg2+含量最少,說明植物對Cl-的吸收比其他離子強。同一種植物或不同植物對土壤Cl-的排除效果最好,說明植物體內氯化物占總鹽比例最高。相比較其他植物,油葵總鹽分離子去除率最高,體內鹽分積累2412.04kg/hm2,占土壤(耕層0~40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蓄水條件下蓄水溝水體與相鄰土壤的鹽分運移規(guī)律研究.pdf
- 耐鹽飼料蕓薹修復鹽堿荒地的作用與其鹽脅迫下的營養(yǎng)生理.pdf
- 水坑灌條件下果園SPAC系統(tǒng)水分運移研究.pdf
-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土壤鹽分運移規(guī)律的試驗研究.pdf
- 鹽堿土壤中根系分區(qū)交替灌溉條件下水鹽運動研究.pdf
- 滴灌條件下大同盆地鹽堿地土壤水鹽運移規(guī)律研究.pdf
- 節(jié)水灌溉條件下瑪河灌區(qū)土壤鹽分空間分布研究.pdf
- 中水灌溉條件下道路中央分隔帶土壤水鹽運移研究.pdf
- 特殊水文地質條件下大定額灌溉區(qū)土壤水分運移特性研究.pdf
- 不同灌溉方式下麥后移栽棉棉田水分運移模擬.pdf
- 不同覆膜條件下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鹽運移規(guī)律研究.pdf
- 膜下滴灌條件下鹽堿地根-水-鹽耦合機理研究.pdf
- 黑土區(qū)施用生物炭條件下的土壤水分運動與溶質運移模擬.pdf
- 膜下滴灌棉田鹽分運移規(guī)律及棉花生長指標對鹽分響應的研究.pdf
- 再生水灌溉條件下土壤水鹽運移計算機仿真研究.pdf
- 動態(tài)水壓滴灌條件下土壤水分運移特性研究.pdf
- 淺地下水埋深條件下沙質人工草地SPAC水分運移與消耗研究.pdf
- 蒸發(fā)條件下夾砂層土壤水鹽運移實驗研究.pdf
- 膜孔灌溉條件下玉米灌溉制度試驗研究.pdf
- 不同灌溉條件下冬小麥根冠特性和產(chǎn)量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