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號學校代號10572UDC密級學號061100590碩士學位論文仲景對失眠論治的傳承研究仲景對失眠論治的傳承研究學位申請人林憬壕指導教師姓名陳紀藩陳紀藩專業(yè)名稱中醫(yī)臨床基礎中醫(yī)臨床基礎申請學位類型科學學位科學學位論文提交日期2002009年4月廣州中醫(yī)藥大學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中文摘要失眠是臨床常見病證之一,其
2、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憨,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伴有神疲乏力,頭暈頭痛,心悸健忘等。目前,失眠的發(fā)生率很高,尤其在年輕人中的發(fā)病人數顯著增加。該病的病因病機復雜多樣,有許多失眠病證用西醫(yī)的診斷手段很難明確判斷發(fā)病原因及機理。中醫(yī)治療從整體出發(fā),辨證論治,具有綜合作用的優(yōu)勢,因而受到廣泛的關注。目的:目的:歷代醫(yī)家在從先秦到清末的二千多年時間里,通過長期的
3、臨床觀察和實踐摸索,總結了豐富的辨證用藥經驗,逐漸完善了對失眠病證的病因病機、發(fā)病特點和辨證施治的認識并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本文將要在仲景論治失眠方藥的基礎上,系統(tǒng)收集、整理前人治療失眠的理論,并針對失眠用方進行用藥范圍、性味歸經等一般方劑計量指標的分析,以系統(tǒng)化、客觀化指標反映前人治療失眠的制方規(guī)律。方法:方法:傳統(tǒng)文獻學研究方法與現代數理統(tǒng)計方法相結合?,F代數理統(tǒng)計方法主要采用頻數分析,用方劑用藥范圍計量指標體系,統(tǒng)計相關計量指標
4、值,包括方劑用藥總數、頻數、方劑用藥功能、歸經、四性五味頻數。根據其差異,初步認識不同種類藥物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運用情況,推論粗略的證治規(guī)律。然后結合歷代對失眠的認識,運用中醫(yī)藥理論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結果:結果:不管是專立失眠專論還是未立失眠專論的醫(yī)籍,對于失眠的論述和治療基本上是一樣的。分析所選醫(yī)籍可知用于治療失眠使用次數最多的方劑前兩名是溫膽湯和酸棗仁湯,這兩種方劑在現代臨床的報道也很多,這樣的結果說明了溫膽湯和酸棗仁湯在治療失眠過
5、程中的重要地位。治療失眠方劑總體上是以補益藥用量最多,占分析總用藥數的33.3%,其中以補血藥、安神藥較為突出,分別占13.3%、13.6%。仲景醫(yī)著中,治失眠方以解表、補血、健脾、化痰藥為重,通過比較可知各醫(yī)家治療失眠方藥功能構成比有顯著差異,但是總體偏于健脾化痰、養(yǎng)血益氣安神。最常用的藥物除甘草以外是人參和茯苓、酸棗仁。治療失眠所用高頻藥中,性味多用寒溫相當,集中于甘、辛、酸、苦。治失眠方總體上以歸心經藥為多,占20.4%,仲景治失
6、眠方以入心經尤為突出,胃經次之,這與以酸棗仁湯、溫膽湯為代表的治療失眠中的藥物歸經相似。結論:結論:通過現代統(tǒng)計學方法對古代論治失眠的文獻進行分析,可知仲景雖未專立失眠篇章,但從書中條文可看出其秉承了《內經》辨治失眠的思想,對后世醫(y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仲景論治失眠,總體上將其分為虛實兩類。實者,多責之脾胃腸;虛者,多責之于氣血陰陽之不足,實性失眠以健脾益氣化痰為法,虛性失眠以養(yǎng)血安神為法治療。在此基礎上,結合歷代醫(yī)家論治失眠的主要方劑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仲景辨治失眠理論及其臨床應用研究.pdf
- 論仲景辨治血分證思想.pdf
- 仲景對腹痛證治規(guī)律的探討.pdf
- 論仲景“不虛而補”的治法思維.pdf
- 仲景辨治肺病特色研究.pdf
- 仲景辨治重脾胃及對后世影響研究.pdf
- 基于數據挖掘的周仲瑛教授論治失眠病機證治規(guī)律研究.pdf
- 仲景辨治心悸的學術思想研究.pdf
- 仲景汗癥證治規(guī)律初探.pdf
- 仲景六經辨證論治外感熱病思想研究.pdf
- 從柴胡理中湯的論治探討仲景“虛則行之”辨治法.pdf
- 仲景調肝治法及后世發(fā)展研究.pdf
- 經方之傳承脈絡:仲景方探源.pdf
- 明清失眠論治探討.pdf
- 仲景《傷寒論》中清熱類藥對的研究.pdf
- 仲景辨治疼痛思路及相關性研究.pdf
- 仲景酒疸辨證論治源流與發(fā)展的清以前文獻研究.pdf
- 《傷寒論》仲景組方規(guī)律研究.pdf
- 對仲景“實脾”理念的研究.pdf
- 仲景內外并治法及臨床意義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