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神經內分泌腫瘤(NEN),源于神經內分泌細胞和肽能神經元,可以產生多肽激素,并且具有神經內分泌標記物,包括一系列惰性緩慢生長的低度惡性到高轉移性等明顯惡性的異質性腫瘤,具有廣譜的生物學行為[1]。以往被認為是一類比較罕見的疾病。隨著內鏡、生物標志物等相關診斷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近30年來,NEN的發(fā)病率以及患病率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美國SEER數據庫顯示,NEN發(fā)病率的上升幅度高達500%。其中消化系統為NEN的最常見發(fā)病部位,GEP-N
2、ENs占NEN比例為65%-75%[2]。雖然近年來我國對GEP-NENs的報道也呈上升趨勢,但我國對 GEP-NENs尚沒有建立覆蓋全國的腫瘤登記系統,因此也缺乏同其他數據庫可比的信息。2010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3]提出了一個新的NEN分類,及詳述其臨床,病理,治療和預后因素。在西方國家,NEN的流行病學,治療和存活率已經被充分研究[1,2],但亞洲人群中的可比信息有限[4,5]。為了調查中國人群的臨床病理特征,轉移的危險因素和NEN
3、的預后,本文對我們中心最近5年的該類疾病進行了全面的回顧性分析。
目的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GEP-NENs)是最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類型,占超過一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NEN)。本單中心探討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GEP-NENs)的臨床病理特征,篩選轉移危險因素,分析診治及預后。NEN G3被進一步分類為NET G3(具有G3分級的高分化NET)和NEC,并且在本研究中比較NET G3和NEC的預后的差異。
4、 方法
收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所有病理診斷為GEP-NENs的臨床病歷資料,所有病理資料來源于內鏡下切除或外科手術。均采用2010年第4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NEN命名及分類標準[3]。收集的信息包括臨床特征(性別,年齡,腫瘤部位和癥狀);診斷方式(內鏡和影像學);腫瘤特征(大小,分級,原發(fā)性腫瘤的組織病理學,轉移);治療和預后。
根據2010年第4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NEN命
5、名及分類標準:根據Ki-67指數,分級為G1,G2和G3≤2%,3?20%,>20%。類似地,在10高倍鏡視野(HPF)中核分裂象小于2的腫瘤分類為G1,2?20/HPF作為G2,>20/HPF作為G3。如果Ki-67指數的分級與有絲分裂率的分級不同,則兩者中的較高者被賦予優(yōu)先權。因此,GEP-NENs被分類為神經內分泌瘤(NET)(G1和G2),神經內分泌癌(NEC)(G3)和混合型腺神經內分泌癌(MANEC)[3,4]。良好分化的G
6、3 NEN(Ki-67陽性指數>20%;一般小于60%)被歸類為分化良好的NET(NET G3),也稱之為高增殖活性NET[8,9]。
結果
1.一般臨床資料
440例 GEP-NENs患者中男性患者占259(58.9%)例,女性患者占181(41.1%)例,男女比例1.43:1,平均年齡為(54.3±13.5)歲?;颊咦园l(fā)病至首次就診的中位時間為2.0個月(3d-6y)。最常見腫瘤原發(fā)部位是胃(24.3%
7、,107/440),其次是直腸(24.1%,106/440),胰腺(20.5%,90/440)。GEP-NENs中大部分腫瘤為非功能性腫瘤(389/440,88.4%),另外51(11.6%)例為功能性腫瘤。主要檢查手段有消化內鏡,超聲內鏡,B型超聲,CT、MRI、PET-CT,檢出率分別為:消化內鏡(99.1%)、超聲內鏡(92.7%)、B型超聲(86.7%)、CT(85.4%)、MRI(79.5%)、PET-CT(93.1%)。
8、r> 2.病理學特征
GEP-NENs腫瘤的平均直徑為2.27cm(0.2?16cm)。GEP-NENs腫瘤130例(29.5%)為G1,G2級腫瘤為120例(27.3%),G3級腫瘤為190例(43.2%)。最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類型是NET(250,56.8%),其次是NEC(146,33.2%)和MANEC(14,3.2%),其他30例被分類為G3級的高增殖活性G3即NET G3。Syn和CgA的免疫組織化學陽性率分別
9、為為97.7%和48.7%。腫瘤未轉移發(fā)生在63%(277/440)的患者,局部淋巴結轉移發(fā)生于12.3%(54/440)的患者。在確診時90(20.5%)例患者腫瘤發(fā)現遠處轉移。在隨訪期間,遠處轉移患者增加至109(24.8%)例。最常見的遠處轉移部位是肝臟(67/109,61.5%),其次是腹膜(18.3%,20/109),肺(10.1%,11/109)和骨(6.4%,7/109)。
3.轉移危險因素分析
單因素
10、分析顯示NEN是否轉移與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直徑、部位、腫瘤功能狀態(tài)、分級、類型均有關。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腫瘤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顯示腫瘤的直徑和病理分類是轉移的重要的預測因子。
4.治療、隨訪及預后
62.5%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包括根治性的手術或姑息性的手術,其中50例為經內鏡下手術治療。440例患者中接受化療的有73例,其中34例為術后輔助化療。所有腫瘤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78.
11、7%,60.8%和54.5%。G3級腫瘤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54.3%,19.4%和7.8%。單變量分析顯示,NET G3、無局部或遠處轉移的患者的生存期優(yōu)于其他NEN G3。所有NEN G3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3.0個月,NET G3中位生存期(中位數34個月)明顯高于NEC(中位數11個月)。NEN G3腫瘤的中位生存期在未發(fā)生轉移腫瘤患者為36個月,局部轉移患者為15個月,遠處轉移患者為6個月。
結論
12、> 1.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腫瘤最常見發(fā)病部位是胃、直腸、胰腺。以非功能性腫瘤為主,表現為腹痛、消化道出血、腹瀉等非特異性臨床癥狀。功能性腫瘤以胰島素瘤最為常見。
2.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的危險因素是腫瘤直徑、分級。
3.腫瘤的預后:分級高者預后較分級低者腫瘤差;NEN G3腫瘤的中位生存期在未發(fā)生轉移腫瘤患者為36個月,局部轉移患者為15個月,遠處轉移患者為6個月;NET G3中位生存期(中位數34個月)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pdf
- 胃腸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診治分析.pdf
-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112例臨床特點分析.pdf
-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9例臨床分析并文獻復習.pdf
- 174例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及胃腸癌伴神經內分泌分化預后分析.pdf
-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108例診治及預后分析研究.pdf
- 胃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病理特征及其預后分析.pdf
-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pdf
- 131例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pdf
- 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pdf
-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病理特征與診治分析.pdf
- 胃腸神經內分泌腫瘤112例臨床病理以及預后分析.pdf
- 84例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病理特征及治療分析.pdf
-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回顧研究和胃神經內分泌癌的miRNA表達譜分析.pdf
- 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pdf
- 265例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分析.pdf
- 胃腸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病理特征、內鏡下治療及預后關系.pdf
-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預后的多因素分析.pdf
-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病理特征與生存分析一項單中心的回顧性臨床研究.pdf
- 71例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